NO. 1|壹
近期,有4个省明确试点现房销售!
(资料图)
比如,正在为保交楼、烂尾楼等问题楼盘焦头烂额的河南省,提出以郑州、开封为试点,探索预售制度改革和现房销售。保交楼和处理问题楼盘,估计是当下各地住建部门的头等大事。若新房达到交付条件,才能卖,估计就没有停工、没有烂尾楼了,住建部门也轻松一些。
事实上,即便政策不提,近年来现售的商品房占比也在悄然上升。很简单,若某地出现房企暴雷,在售新盘无法交付,则必然会影响当地百姓买预售房的情绪。不久前,笔者在几个地方调研时,谈到为何本地新房销售下跌那么大时?住建部门告诉我,百姓被这两年的烂尾楼吓坏了。
去年以来,凡是现房销售的新盘,业绩也相对不错。2022年,全国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滑26.8%。其中,期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9.6%,而现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仅仅为2.3%。
图1全国现房销售面积及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2021年6月,全国现房销售占比9.5%,随后该指标快速攀升,到2021年12月为10.4%,2022年12月为13.9%。也就是,每卖7套房,就有一套是现售房。经过3年改革试点,海南现房销售占比明显提升。2020-2022年,海南现房销售占比分别为20%、24%和39%。
表1 2022年31省份现房销售规模占比
省份 | 占比 | 省份 | 占比 | 省份 | 占比 | 省份 | 占比 |
海南 | 39% | 江苏 | 19% | 全国 | 14% | 浙江 | 11% |
黑龙江 | 39% | 广东 | 18% | 山东 | 13% | 山西 | 10% |
天津 | 34% | 云南 | 17% | 重庆 | 13% | 陕西 | 9% |
吉林 | 26% | 内蒙古 | 17% | 福建 | 13% | 贵州 | 9% |
西藏 | 24% | 湖北 | 15% | 安徽 | 13% | 湖南 | 9% |
北京 | 23% | 河南 | 15% | 广西 | 13% | 河北 | 8% |
辽宁 | 21% | 新疆 | 15% | 宁夏 | 12% | 四川 | 6% |
上海 | 20% | 甘肃 | 15% | 江西 | 12% | 青海 | 4%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NO. 2|贰
当然,除了海南以外,现售房还有几种情况:
一是很多楼盘卖得慢、卖不动,而工期在推进,慢慢就变成现房了,比如很多楼盘的尾盘或最后一期;
二是前几年地价很高,开发商不想降价出售,不得不以时间换空间,一套一套卖,熬成现房了;
三是深耕本地的小房企,没搞过高周转,资金链不紧张,项目不多,不愿意降价,也变成现房了。
但总的来说,现房销售占比上升,是市场倒逼的结果。期房不再那么受欢迎了,购房者更加追求房屋的品质,供给端必须要适应“上帝”的偏好。也就是,有什么需求,就有什么供应。之前,之所以现房销售推不下去,不是政策有什么问题,而是需求不足,或者时机还未成熟。
预售制度,本质上是一种融资模式、加杠杆模式,也就是开发商向购房者融资。一直以来,预售款(定金+按揭贷款)占到开发商资金来源的50%左右,是开发商最大的一笔融资。有了这笔资金,开发商既可以拿来还掉购地的“前融款”,也可以还开发贷款,或继续去拿地。
而且,预售制下,更容易出高价地、出地王,后者是楼市繁荣的源泉!
这就是开发商为啥拼命挪用预售资金的原因。很简单,监管层不断紧缩开发商外部融资的背景下,这一笔规模最大、成本最低(无成本)的资金,是开发商实现高周转的“利器”。所以,从2015年开启高周转以后,销售面积一直大于竣工面积,增速剪刀差高达10个百分点以上。
也就是,期房大行其道,且推迟竣工交付是普遍现象!
那么,为何那时购房者接受预售房呢?很简单,大家care的焦点在于“买房”、“房价上涨”。只要买到房了,房价上涨了,就行了。当然,也关注房屋的品质,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其次。既然有这样的需求,供给端也就投其所好,即更多宣扬规划利好、房产增值前景。
很显然,房屋质量就下降了!
预售作为融资手段,意味着房子的居住属性被削弱。2015-2021年这一段时间,房屋的金融资产属性非常明显。地方政府希望规划带动卖地,卖高价地;“开发商+金融”这个利益复合体,以高周转、高杠杆为载体,希望实现投资红利;购房者更看重的是房价上涨的资产收益。
房地产上下游,也是一荣俱荣。甚至,连建筑施工单位、供应商,也都在帮开发商融资,套取这个链条上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取消商品房预售,转向现售,这个游戏就玩儿不下去了,无疑也损害了包括地方政府、开发商、金融机构、上下游、购房者等各方的利益。
所以,即便推现售,也是行不通的。
NO. 3|叁
形势完全变啦。
首先,大家更关注居住品质了。
现在,资产收益没有了,就更关注房屋的居住品质了。最起码,房子能交付吧!说来也唏嘘,房地产市场化20多年了,现在居然连最基本的“交付”,都保障不了,还谈什么高质量发展。
当然,这也不怪地产人。当房子更多体现资产属性、金融属性时,考核的是其融资能力和增值能力。只有当重视民生属性了,回归到居住了,竣工、交付、质量等等,这些指标才会摆上台面。
现在,“房住不炒”深入人心,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逆转了,大家浮躁的心境终于平静下来了,开始关注住家这回事。这时候,发现那些预售的房子,有诸多的问题,比如道路不通、学校没开、菜市场没有,甚至出现墙体裂缝、漏水等,和规划、营销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其次,开发商暴雷以后,玩儿资产运作的开发模式,大白于天下。哦,原来很多开发商并不是真心盖房子的。房子卖完了,钱被套走了,留下一个烂摊子给购房人。那谁还敢买预售房?
不仅是暴雷的房企,即便时未暴雷的,甚至是一些地方国企开发的项目,在竣工交付时,“货不对板”、“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现象也很明显。不久前,笔者家附近一个国企开发商的项目收楼,业主们一大堆吐槽,重新装修的不在少数,有的甚至把原装修全部砸掉了。
就是说,靠预售来融资,高周转,不是一家两家房企的事情,是普遍的事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可以说,预售制度下的乱象,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也是时代之错。
当初,之所以选择预售制度。一方面,城市化、工业化、房地产市场化快速推进的时期,房屋供应不足,需要加速供应;另一方面,前端成本太高,投入太大,比如土地价格高、融资成本高,如果要现售的话,由于建设周期长,要么开发商承担不了,要么房价就会大涨。
更重要的是,预售能加速卖地、加速区域开发,带动上下游,对地方GDP竞标赛和全国经济增长有好处。前些年,各地大搞新区、开发区,修地铁,搞招商,没有土地财政还真不行。
所以,预售有很大的贡献!
NO. 4|肆
现在,我们要告别这种无序、低质量的增长,转到高质量的轨道上。而老百姓基本的居住空间需求也满足了,开始转向品质化的需求,比如功能更好、更加绿色、物业服务更好、配套更好等等。也就是,好房子、好小区(物业)、好社区、好片区(教育医疗等配套等等)。
更重要的是,现在不缺房子了。不用担心现售以后,导致供应紧张,房价上涨。我们看到的商品房库存,其实是在售库存。如果将在建未批售、已批未建算在内,再加上海量的二手房挂牌,以及城市更新把不符合居住品质的房子拆掉,再建设新房子,总量是足够足够的了。
而且,房地产探索新模式,其应有之义就是要从“高杠杆、快周转”,改变到“低杠杆、重运营”。也就是,行业洗牌以后,存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适应新模式的。这样的话,前端成本就大幅下降了,靠预售来平衡资金的必要性下降了,加上百姓的诉求,现售水到渠成。
当然,现售推行,要有一些前提条件,比如地方要告别土地财政。如果卖地经营城市还大行其道的话,必然还要靠卖高价地驱动楼市繁荣,现售很难有空间;再比如,融资空间要打开。因为,很大程度上讲,过去房地产确实不是实体经济,所以融资一直偏紧,特别是资本市场。如果转向了现售,考虑到建设周期拉长、成本增加,客单价太高,融资不放开,很难大面积推开。
当然,形势比人强,需求端是最具决定性。当百姓更关注品质时,其效果比政策强推更明显。
最后再讲一点。尽管现售的时机来了,但转向现售是谨慎的。因为,告别土地财政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未来一段时期,必然是预售与现售并存的开发时代。如果预售资金能监管好,预售挺好的。但问题是,很多地方实在无法监管好(这是现实情况),那就转向现售。
改革往往是倒逼的。现在,现售房能占到1/7,已很不容易了。未来,这个比例会逐步提升。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