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曲令敏:五里岭走一走 来生愿做梨乡人

时间 2023-08-02 19:17:25 来源:顶端新闻  

五里岭上走一走,来生愿做梨乡人

一场春雪,让人心惊。等不到梨花节了,第二天就匆匆忙忙赶去看梨花。还好,梨园里的老人家说,温度是有点低,但只要不上冻,今年的梨不会减产。

20多年前,采访小流域治理,我走访过五里岭。这一带土地瘠薄,岭坡上的树秧子和茅草又稀又瘦,散落在四外的村落,大多是土墙灰瓦或草房屋,千百年不变的样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谁会想到,20多年过去,这曾经的穷乡僻壤,起伏跌宕五六万亩,尽是欺霜压雪的千树万树梨花!年产高达1.5亿公斤,产值3亿多元。早先的数百家贫困户,单是梨这一项,年人均增收都在上万元,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2020年,“五里岭酥梨”通过专家评审,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说省内,广东、安徽、湖南、湖北、山西等地放车来拉,酥、脆、甜,还有适合老年人的软、面、香,口感极好,富含硒等维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供不应求。

五里岭一路北去,右携铁家庄、焦庄,石峡沟,左带蔡庄,郝沟,场房。虎奔龙走、涛涌浪卷都是梨花。

坐在蔡庄村新添置的摩天轮上,眼前波荡而远的滔天花浪,捧护着黛瓦白墙的历历村舍,这巨幅水墨与昭平湖的浩渺烟波一起灵动,远山升起蓝帆,林间游人如织。蔡庄、段庄、全庄、西坡、吴庄,一处处清堂楼舍仿若仙邸,哪还有半点旧时模样?不远处那个背山临溪、双层黛瓦小楼错落的村庄,活脱就是“岁月静好”的注脚!身边人告诉我,那是搬迁过去的新全庄,52户人家,除了种梨,技艺在身的老少爷儿们,常常被外乡人请去当技工,一天200元,算下来,和其他几个自然村一样,保守估计,人均年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

梨树四季,也是人类的四季。勤劳和顺的五里岭人,劳作的汗水浇灌着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日子都伸枝长叶开花结果,人们把奔向幸福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段庄组的慎山松,早前出过车祸,孩子头部严重烫伤,治疗花了很多钱,还欠下了外债。村干部牵线搭桥,帮他买了500多棵梨树苗,种下十来亩良种梨。手把手传授剪枝、管理技术,挂果后,年收入五六万元。他又弄个养猪场,一年养五六十头猪,猪粪施到园子里,良性循环。土墙土院的柴瓦房,很快翻盖成了上下200多平方米的楼房。

西坡组的李二虎,媳妇不幸去世,自己拉扯孩子,苦挣苦挠,日子过得清苦。2007年,村里帮他从郑州买回梨树苗,十几亩坡地,年收入七八万。如今孩子农闲出外务工,全家年收入很快达到十万多元,儿子娶了媳妇,去年也建起了两层楼房。

真实的故事,让我想起一个令人震撼的视频:一匹骏马陷入沼泽,泥浆淹没了身躯,只剩下脊背和头部,已经被主人遗弃。三个牧人骑马路过,动了恻隐之心。就把马群赶过来,围着沼泽不停地奔跑,直到唤起那匹骏马顽强的意志,昂起头,一点一点奋力挣脱了陷身的沼泽,重新回归奔跑不息的马群……

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是生命群体蓬勃的感召力!

蔡庄村党支部书记段瑞强,更是一部人物传奇:2003年,由他亲手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的红香酥梨试种成功,这在五里岭酥梨种植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红香酥梨现在已成为该产区的第一主栽品种。为了把梨树种好,他一年三四次往研究所跑,拜果树专家为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单是笔记就记了两大箱,最终成了人敬人爱的土专家。谁家梨树出了问题,拿片叶子让他看看,他就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你若在网上搜“大山里的冬桃爷爷”,你就打开了另一部时尚大片。

那天,我们在蔡庄村部邂逅了一个名叫荆育程的年轻人,浓眉大眼,目光锐利,浑身散发着阳光味儿。他就是冬桃爷爷的孙子,大学毕业,受爷爷的感召回乡创业,注册了“爷孙俩”商标,网上卖水果。去年9月,他又在海关总署驻蔡庄第一书记的帮助下,在蔡庄建起智能化分拣中心、品控中心,电商物流基地,创品牌,精包装,将“鲁山酥梨”“鲁山九颗梨”销到了全国各地……

“分拣筛选下来的残次梨去哪儿?”

“好多村民都有家庭作坊,筛选下来的果可以制梨膏。绿色产品,消炎止咳,网上80元一瓶,供不应求。”

段瑞强还告诉我:一年多来,海关总署在蔡庄投资将近500万元,修路、建提灌站、建村室文化广场,为带动旅游建滑道,和村里合资建摩天轮,还和村党支部一起,带着大家把荒地、废弃地、边角地全都修整成公共绿地,家家户户院中有花、村中有园……

“最重要的是帮我们更新大脑。扶贫就是扶人,村民掌握了先进的创新理念和科技知识,这可是年年增值的财富。”

蔡庄村,是国家脱贫大业的缩影。梨花节前,又有好消息传来:蔡庄村党支部被评省委组织部评为“五星”标杆党支部。

从观景台上下来,远山近村活生生烙印在心里。有种牵肠挂肚的情愫,丝丝缕缕洇进了这片土地。我记得刚进城的时候,不习惯被水泥楼林隔离,看见犁耙过的田地,就忍不住想哭。这不是矫情,这是亲。是游子对爹娘的亲,亲到骨子里。

放眼茫茫无际的花海,花海里有多少户人家?每户人家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个故事里又蕴涵着多少人和天光地气、和风霜雨雪、和鸟吟虫唱相交融的㺯好细节?

五里岭上走一走,来生愿做梨乡人!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