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多个主要领域指标也加快恢复步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份被官方评价为“明显好于二季度”的成绩单有何特点?楼市、物价、就业等领域表现如何?四季度经济怎么走?透过以下七个问题,带你看懂三季度经济数据!
1.三季度经济增速符合预期吗?说明了什么?
官方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9%。
增速企稳回升的同时,多个主要领域指标正加快恢复步伐。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相比上半年实现由负转正。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这个增速基本符合预期。近两个月以来,中央针对经济波动,果断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及时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并对地方开展督导和服务,基本上扭转了经济下滑态势。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三季度GDP同比与环比均增长3.9%,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预期,反映出工业产出提振、消费企稳、投资发力和外贸拉动等诸多积极因素的正向叠加影响,体现了经济企稳回升势头。这说明经济扭转了下滑态势、恢复回稳、加速复苏,且持续复苏、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发展韧性均较强。
资料图:宁波舟山港。汤健凯 摄
2.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中,谁挑大梁?
从前三季度数据看,消费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赵同录对三大需求的持续回升态势进行了详解:
消费持续恢复。在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支持下,消费需求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巩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1.3%,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
投资平稳增长。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效能不断释放,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对经济恢复的关键作用增强。前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6.7%,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0.2%,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净出口较快增长。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举措加力提效,外贸呈现较强发展韧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积极贡献。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0%,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7.4%,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3.楼市回暖了吗?
今年前9月,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下行阶段,但房地产销售降幅有所收窄。开发商加大降价促销力度或为商品房销售降幅收窄的主要原因。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分析称,1-9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跌幅大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跌幅,显示出开发商降价促销的力度在加大。李宇嘉表示,这与调研的情况是一致的。近期,广州将新房销售价格下限幅度调至预售价下浮20%,很多二、三线城市新盘项目都加大了销售折扣的力度。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也表示,9月单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环比增长30%以上,而当月,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增加。这也说明房企以价换量带动9月新房销售有所好转。
业内认为,随着房企加大力度降价促销,多地积极推进“保交楼”,年内房地产市场信心或有所恢复。
资料图。高瑞峰 摄
4.物价能否稳住?猪肉还会涨价吗?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半年扩大0.3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在“3.5左右”的全年目标之内,且显著低于美欧等经济体。
近期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成为当前扰动物价的主要因素。分析认为,其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当前我国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处于供求平衡状态,但在市场行为的影响下出现了一些波动风险。养殖主体,尤其大型养殖企业应加快出栏力度,增加生产供给,这是平抑猪肉价格的根本之策。同时,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改善调控,在引导养殖企业生产的同时,进一步规范大型养殖企业的销售行为。
李国祥表示,如果大型企业带头加大出栏力度,散户养殖户也会跟进。在供给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加上政府调控,后期市场有望实现稳定,甚至价格出现回落,保持在合理水平。他同时提醒生猪养殖者,要理性看待猪肉价格上涨,及时出栏,避免大涨之后更多人进场养猪带来产能过剩价格大跌,造成损失。
5.就业形势如何?
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出现一些波动。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对此进行了梳理:一季度,前2个月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受疫情影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8%。二季度,4月份调查失业率继续升高至6.1%,5月份以后,疫情防控形势有所好转,一系列稳经济稳就业政策措施落地显效,调查失业率开始回落,6月份降至5.5%。
进入三季度,7、8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7月份为5.4%,8月份为5.3%,9月份受疫情多发散发影响调查失业率有所上升。前三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6%,其中,三季度均值为5.4%,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
从就业的主体人群看,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三季度均值为4.4%,明显低于一季度4.9%和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本地劳动力失业率三季度均值为5.3%,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三季度就业形势好于一季度和二季度。
资料图。张斌 摄
6.提振经济当下什么最重要?
需求不足是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官方已多次部署扩大有效需求。多位专家指出,稳内需仍是下一步稳增长的关键因素。
温彬看好四季度内需延续恢复态势,尤其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发挥托底作用。他注意到,近期决策层出台的一系列稳经济接续政策仍把基建投资作为重点,再加上四季度可能提前发行一部分明年专项债,基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在庞溟看来,未来政策仍应重视扩大和支持社会有效需求,着眼于更大力度地扩大国内需求,更有效地增强市场主体内生动力。但重点不在于加码短期政策,而在于优先保证存量政策靠前布局、增量政策落地生效,通过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拓展政策空间。
“稳增长政策的重点在于稳内需、稳预期。”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建议,平衡好稳增长需要和财政可持续性,持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货币政策保持总量基本稳定、强化结构性政策工具功能,助力困难行业和企业渡过难关;加注重发挥投资的托底作用,改善居民预期和消费意愿。
7.四季度经济怎么走?
展望四季度,尽管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但中国经济仍有希望进一步恢复。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表示,尽管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但三季度经济增速仍比上半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稳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较大。相信只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仍将实现恢复性增长,且增长态势较前三季度将进一步扩大。
温彬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经济韧性主要依赖于三大动能:出口、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波动主要来自疫情和地产。展望四季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将抑制经济动能,但稳经济政策作用继续发挥,经济增速会较三季度有所好转。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