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独家】郑州都市圈:有望实现户口通迁和居住证互认

时间 2022-10-24 18:52:16 来源:顶端新闻  

顶端新闻·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岚 摄影 张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我省也提出: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在公共服务同享等方面统筹推进,推动公共服务互利共惠、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政务服务联通互认、社会保障并轨衔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郑州1+8都市圈成员各地如何突破“圈”内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联通互认的壁垒,实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优质资源的跨地域无障碍流通呢?

郑开住房公积金开启“互认互贷”

9月10,开封市民周晓桐趁着中秋节放假,带着家人到郑州游玩。想到孩子已经5岁,马上到了上学的年龄,他打算在郑州市区买一套房子,便趁着此次来郑州,顺便看看房子。

一天转下来,他和妻子选定了中原区一个新建小区的现房。

因手头的积蓄不够全款买房,第二天他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郑州市中原区政务服务大厅公积金办理窗口,向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用自己在开封缴存的公积金办理购房贷款?

工作人员告诉他,在开封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不仅可以在郑州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还可以申请办理购房提取或还贷提取等其他业务。

周晓桐听后十分高兴,随后根据工作人员的提示,按照要求提供了相关的申请材料,办理了公积金购房贷款手续。

据了解,在郑州都市圈一体化的推进中,郑州与开封率先加快了融合的速度。为了方便两地居民购房,支持郑开两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跨市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郑开两地住房公积金实行同城化管理,并签定了《郑开住房公积金同城化管理合作协议》。今年8月1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根据该协议,制定出《郑开住房公积金同城化管理业务指南》,这让两地缴存职工在申请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时有了依据。

郑开两地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有力助推了郑开同城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早在2021年5月,开封市就制定了《开封市推进政务服务“郑开同城”通办的工作方案》,并成立工作专班,与郑州市政务办积极对接,成立郑开两地政务服务同城“联合工作组”,针对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堵点,“联合工作组”于2021年9月共同确认《试点政务服务同城工作清单》,围绕公积金、社保、不动产等企业群众关注的高频事项开展通办改革。组织公积金、社保、不动产三部门的业务系统部门研究技术对接的可行性,通过建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更好为“郑开同城”通办提供平台支撑。

去年12月30日,开封市与郑州市联合签订《政务服务“郑开同城通办”合作协议》,打破属地办理和取件的局限性,实现同一事项两地无差别受理。

郑州都市圈有望实现户口通迁和居住证互认

随着郑开公积金的互认互贷政策实施,今年8月31日,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又印发了《关于“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决定从2022年9月1日起,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进入实施阶段,实现互认互贷。

随后,圈内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新乡、焦作、济源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联合签署了《“1+8郑州都市圈”住房公积金一体化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由此,都市圈内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在圈内各城市购房时,均享受同城同策同待遇,在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在审批贷款金额、贷款利率、还款方式、还款期限方面,以及在办理借款手续、房屋抵押登记、贷款发放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住房公积的地域界限打破后,户籍制度改革也接踵而至。近年来,随着跨省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跨城办事需求也日益增多。

27岁的刘女士是平顶山人,去年来到郑州工作。前段时间,她不小心弄丢了身份证,如果回老家补办至少要请一天假,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她找到辖区派出所的户籍室,咨询能否在郑州补办身份证。值班民警告诉她,在本市就业、就学、居住的外地户籍人员,可以在郑州补领、换领居民身份证。

早在今年1月份,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河南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郑州中心城区落户条件限制,探索推进郑州都市圈户口通迁和居住证互认。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探索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公共服务转移接续、共享机制,提高居住证持有人城镇义务教育、住房保障等服务的实际享有水平。

今年9月,郑州市公安局出台了《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这一“零门槛”落户的信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人认为,户籍限制的放开,有利于增强对郑州都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带动、辐射能力,破除区域融合发展人口流动障碍。

郑州都市圈加快推进“跨城通办”

南阳的邱先生因患有肾病,想到郑州的大医院来治疗,却担心自己在南阳办理的医保卡在郑州住院治疗,将来出院后不好报销。

10月23日,记者针对邱先生的顾虑咨询了郑州市医保局。工作人员说,从去年11月份起,我省启用全国统一医保信息系统,持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在省内异地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普通门诊、5种门诊慢特病以及药店购药等,都可以直接结算。

该工作人员说,随着全国统一医保系统的使用,职工异地调动,医保关系的转移接续也更加方便。在推进郑州都市圈医保协同发展中,郑州从去年就联手“圈”内城市积极推动医保公共服务标准化、互认缴费年限等。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据了解,随着郑州都市圈的融合发展,圈内城市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也更加便民。早在去年1月27日,焦作首批27项业务上线郑州市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这标志着“郑州都市圈”跨城通办正式开启。郑州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互动交流与合作,推进“郑州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焦作首批27项跨城通办事项上线,在郑州市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上均可办理,其中可办理事项以查询打印类为主,涉及公积金、不动产、教育、收入证明等领域。

去年5月12日,“郑开同城、自贸通办”在河南自贸大厦启动,这标志着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开封两片区实现涉企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跨片区通办,解决了“多地跑”“折返跑”等企业和民众异地办事所面临的堵点、难点。首批通办事项共255项,涵盖企业设立、项目建设、企业经营、注销等企业全生命周期,包括外商投资公司设立登记、税务登记等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

郑州、开封两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响应郑开同城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便企利民的重要体现。

在《2021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工作要点和重大项目》提到,构建同城化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建立都市圈内标准统一互认机制,试行都市圈内户口通迁、居住证互认制度,推动都市圈率先建立“全豫通办”业务支撑体系,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异地可办,提高都市圈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理”、民生事项“一证通办”覆盖面。

为方便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河南省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全豫通办”,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地办”,助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2021年,首批80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省通办,让区域内企业和群众享受更多“家门口”服务。

与此同时,郑州都市圈内的城市也分别组团进行试点,完善“全豫通办”异地收件、业务流转、问题处理、远程协助等线上线下融合办理机制,推动各项业务在都市圈内通办。

如何推进都市圈公共服务互利共惠?

在“1+8”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郑州承担着“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重任,要想更好地发挥郑州的龙头作用,带动“圈友”共同发展,构建互联互通的政务服务平台十分必要。

“郑州号称火车拉来的城市,由于是全国交通枢纽,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成为国内重要的商贸业中心城市。新世纪以来,郑州更加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成为国内很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大工业城市的产业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以郑州为龙头城市的中原城市群,从而不断加速推进郑州形成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创新高层次、公共服务高品质、生态环境高水平、协同治理高效能的现代化都市圈。”郑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张明锁认为,郑州是都市圈的圈心,要想做强圈心,让龙头“扬起来”带动都市圈发展“强起来”,应当构建跨区域政策协同、产业发展协作、资源要素保障、常态化协商、应急联动等机制,推进都市圈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优质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共享互认。

在近期召开的“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许昌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说,许昌以文化、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为重点,争取郑州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许昌覆盖延伸。许昌要建立社会保险参保信息共享机制,实现530项社保业务“全省通办”。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中原科技学院先后建成并招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昌分院正加快建设,许昌市中心医院三个专业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所所长尹勇说,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育、就业创业和文化旅游体育,是郑州都市圈居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公共服务。郑州都市圈应通过率先推进五大领域公共服务跨区域共建共享,来引领带动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从而达到全域公共服务的便利可及。

尹勇认为,要推进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应支持优质中小学开办分校,有序推进随迁子女跨区域转学便捷化和入学待遇同城化。加大力度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合作办学,共建“双一流”高校。支持郑州都市圈打造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

要建设医疗健康服务共同体,应当深化城市医联体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支持高水平医院组建都市圈医疗联合体和重点专科联盟,持续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在协同发展养老托育服务方面,要共同孵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托育机构,培育一批养老托育服务综合体,筑牢“一老一小”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力争在全省养老托育服务改革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要合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成立郑州都市圈公共创业服务联盟,帮助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建立以社会保障卡为凭证的公共就业服务待遇流转制度。要加快文化旅游体育合作发展。协同建设黄河、大运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联合打造黄河文化旅游生态走廊,联合洛阳开展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系列文化旅游宣传推广活动。

如何借鉴国内其他都市圈的成功经验?

尹勇认为,从全国范围看,公共服务一体化始终是都市圈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但长三角、珠三角乃至中部一些都市圈和城市群,近年来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上有创新,实践上有突破,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能为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发展提供诸多可以复制的经验。

借鉴国内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成功经验,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建设应从实现都市圈公共服务“更高水平、更加均衡、协同共建、便利共享”四个维度出发解决重点问题。要将加强公共服务标准、政策和信息衔接作为推进郑州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点和关键,努力突破“圈”内公共服务行政壁垒,实现公共服务要素跨地域无障碍流通。

据了解,2021年南京都市圈人社局长联席会议上,10市(区)人社局长共同发起倡议,创新拓展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应用,增加发放各类待遇补贴和凭证功能,完善区域一体化社会保障服务机制,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证明等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

《杭州都市圈2021年度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智慧民生都市圈。借助杭州上线的全国首个城市信用分互认互通平台,杭州都市圈各城市的“信用分”在2021年实现全面互认,杭州市民的“钱江分”可在都市圈其他兄弟城市享受当地的信用分优惠政策。

武汉都市圈推出教育共建,华中农业大学、武昌首义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下沉市县开办新校区,武汉市职业教育与周边8市相互开放,每年有1万余名都市圈内初中毕业生到武汉市就读中职学校,享受同等待遇。湖北省政务服务网上开设“武汉城市圈通办”服务专区,为圈内居民提供“全程网办”、“窗口通办”、“异地代收代办”等通办流程。

标签: 公共服务 住房公积金 协同发展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