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不要“妖魔化”供销社与大食堂

时间 2022-11-06 07:51:51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

©图片来自网络湖北日报报道称,湖北省实施“基层社恢复重建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基层社总数达1373个,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一时间,关于“供销社”的讨论热度,愈演愈烈,但似乎,有些言论,有点变形了……供销社,对于多数年轻人而言,三个字分开,都认识,拼到一块:没听过。的确,这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别说年轻人,就连我们这些奔四的80后,多数也只是在影视剧中和父辈的口中听说过供销社的存在。近日,自湖北传出要大力恢复多个基层供销社的消息开始,各路对“供销社重出江湖”的解读甚嚣尘上,而少数吃瓜群众也在当下比较敏感时期对“供销社”这样一个独特的存在开始疯狂解读:什么大锅菜要来了,市场经济不行了,“国字头”要垄断一切啦……当然,可以理解,特殊时期,给自己的“躺平”找个合适的借口,供销社似乎成了某种情绪的出口,但很抱歉,这种耸人听闻、试图“妖魔化”供销社的说辞,缺乏事实根据,逻辑更是不通。作为一个曾经与供销社有着近5年亲密关系的85后,还是想说点什么。©图片来自网络一个85后记忆里的供销社从小标题来看,就值得人怀疑,因为真正对“供销社”有感同身受的,基本都是60后,或者部分70后。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统一分配,从生活物资到改善需求,都由供销社统一分配,“有钱不一定能买到,有票才行”的年代,我们也都是在电视上才看过。所谓计划经济,顾名思义,除了按需分配之外,更多反应的还是当时各种物资的有限,但直到今天依然让人神往的是,正因为很多东西的稀缺,可贵,人们才会格外的珍惜。©图片来自网络自行车要有票才能买到,彩电有了票之后还要排号很久,才能等到。甚至小到买块花布、手电筒更甚至一盒火柴,都需要有“票”才行。温饱之余,人们本就匮乏的业余生活,就因这些难能可贵的新鲜玩意变得值得期待,丰富多彩。话说,你知道,那个年代,男女双方结婚必备的“三转一响”是什么吗?当然,关于供销社辉煌年代的故事,我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但不知道算幸运还是悲哀,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缘故,作为85后的我,竟还是赶上了供销社的尾声,也是供销社抵达民众的其中一个终端:代销点。说白了,就是今天村里的小超市。代销点里的货物,很是齐全,从米面粮油,到零食瓜子糖。那时的打酱油,还有没有如今这么多延伸的意思:家里的酱油醋没了,父母会给我们一个空的酒瓶子,再给上三五毛钱,打瓶酱油回来,偶尔还能剩个一毛两毛,就算跑腿费,开心的买上十个二十个糖果,乐不思蜀的跟小伙伴们分享。记忆最深刻的,代销点的柜台,很高,砖头砌的,上面有厚厚的水泥覆盖,长年累月顾客来回摩挲,都已经包了浆。酱油醋之类的,就在角落的大水缸里放着,不用掀开盖子,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或者酸味。负责售货的大爷去给我们打酱油打醋,我们的眼珠子自然就开始打量整个代销点的柜台和后面的货架,心里盘算着:剩一毛钱,买点啥呢?©图片来自网络代销点的货物摆放,早早的就摸头了今天商超的逻辑,最吸引孩子们的糖、瓜子、点心之类的,就摆在柜台最显眼的地方。旁边放着一杆秤,随时方便给大家称任何零食。柜台的上方,悬挂着一盘又一盘的纸绳,随手可以拉下来,为了给顾客包裹点心后包扎。相信很多人还记得,每年的中秋前后,可以到代销点里,除了月饼之外,再豪横的增添几个点心,回到家大快朵颐。这是供销社的尾声,带给我为数不多的记忆。那时的代销点,不愁生意,因为整个村子只有它一个提供各种生活物资的地方,更重要的,承载了太多儿时的快乐。©图片来自网络供销社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活得很好看到不少专家也提到,此次供销话题的热度不能叫“重出江湖”,因为它的确从未走远。直到今天,相对完整的建制、触角可以抵达最基层的,只有两个组织,一个是邮政,另一个就是供销社。从中华全国合作总社到各省级供销社,再到市集、县级,直到乡级,最后到村里的“农民合作社”,体系相对完整,不仅从未消失,多年来,还始终承担着农资、物流、地级市场等重要的角色。虽然,个别地方供销社出于松散的状态,但毕竟基础的体系还在,虽然早已没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和地位,但如此庞大一张网络,放置任何市场经济的逻辑之下,都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上个世纪80年代初,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积极转型的必然浪潮下,供销社的身份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1982年,在机构改革中,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进入90年代,供销合作社又进一步探索向综合性农业服务组织发展的新路子。1995年,考虑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恢复成立。1999年,供销合作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扭亏增盈。2000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当年系统汇总实现利润13.77亿元。2001年,情况进一步好转,汇总实现利润16.39亿元,2002年达到28.6亿元。而到了2021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曾提到,供销合作社全系统年销售总额创历史新高,达6.26万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农产品销售额27591亿元、日用品销售额149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7.1%,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双向通道。©图片来自网络其它省份的情况,我不了解,河南省供销社发展真正的黄金期,其中四五年,我算其中的见证者之一。作为一个TING级单位,河南省供销社是唯一一个具备行政属性同时又可以做各种市场化企业经营的单位,换句话说,供销社的LD是可以在旗下的社属企业任职的,更直白来说,作为行政机关的LD,既可以按规定拿薪资,又可以领取到负责企业年终的奖金。或许,你不知道,郑州二七塔对面的商城大厦,归属供销社;曾经深受郑州人民喜欢的鸵鸟园(据说现已搬迁)隶属供销社;河南省茶叶总公司,供销社的;河南省财经学校,河南省商务学校同样归省供销社主管……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供销社系统现有市、地级供销合作社18个,县级供销社131个,基层社1794个,社有企业3181个,事业单位26个,干部职工43.2万人。供销社虽然身份变了,但旗下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并未因此失去。网点布局广泛、土地资源丰富、农资农机等资源的一定分配权等,都给供销社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充足的发展动力和后劲。用当年,我们省供销社某位LD的话来说:去哪里任职都没有在供销社好,自己的企业,自己挣的钱,光明正大的靠效益,让单位上下的干部都能有付出有所得,各级供销社、社属企业的员工都能过上好日子,怎一个自在了得!©图片来自网络供销社或将迎来新的机遇与使命其实,细看,湖北此次提到的恢复供销社,基本也是在强调基层供销社的恢复。任何担心“垄断经济”出现的声音,基本都可以忽略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步伐坚定且不可逆,更不会出现开倒车的情况。因为深入基层,与农业深切关联,供销社有两项职责不可逃避,一是稳定物价,尤其是对粮食价格的适当调控和监管;二是粮食安全,包括从种子阶段开始,避免假种子、假化肥等恶劣情况的出现。此外,虽然供销社体制一直在,不少地方也发展的不错,但基层供销社,尤其是县级、乡级,仍然存在“空有其形”的情况,这与区域经济发展,部分供销社成员意识淡薄,有着极大的关系。计划经济时代坐等的心态没有完全转过来,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又无法适应,因此,“供销社社属资源”的流失,近年来时有发生,尤其是土地资源。那么,新时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层供销社与各类农民合作社的角色,越发重要。它们不仅是各类农资抵达最后一公里的最佳载体,更是各地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的最优通道。于此同时,这与已经推行多年的“农业现代化”完美契合,我以为,以供销社为引领,以合作社为抓手,以土地流转为方法,乡村振兴的步伐也能走的更扎实,更稳健。听上去,这像是枯燥的理论,但实际细想,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更适合与基层的农户打交道,除此之外,从近几年的实际案例来看,任何打着“乡村振兴”旗号,以“跑马圈地”的方法疯狂敛财的行为,任何不尊重农业本身、不尊重粮食本质、不在乎农户利益的资本行为,最终,都以惨败告终,一地鸡毛的事不胜枚举。因此,基层供销社在广大农户心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信任基础扎实。此外,说句题外话,“战时”,能够第一时间号令万千基层民众的,定是极其重要的角色。和平年代,当我们面对像疫情这样的“敌人”时,供销社在物资储备于物流运输,发动人民群众力量、落实有关防疫政策上的角色和地位,是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我以为,在关键时刻,供销社的队伍,或会是一支“奇兵”。©图片来自网络民众不可“妖魔化”,供销人不可盲目自大曾经工作的缘故,随行各级供销社领导,深入全省多个供销社调研,我曾在安阳红旗渠石板岩供销社,看到仍然坚守工作岗位一线的老供销人,在“红旗渠精神”、“扁担精神”的影响下,内心的纯粹和对某种信仰的忠诚,但我也着实看到了时代的转型的大背景下,老供销人眼中的某些无奈和没落。着实,供销社重回大众视野,不可过度解读,更不要“妖魔化”,在我看来,只是恰逢当下舆论环境紧张,恰巧有了重新恢复基层供销社的消息,大众的情绪和思路容易被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引导。对于跟任何国际形势扯上关系的“阴谋论”,在我看来更是无稽之谈。但同时,让人不得不警惕的是,“供销人”自身,如何看待这场所谓的浪潮。我以为,各地供销社,尤其是基层供销社,若想抓住这次机遇(其实振兴供销社不是新鲜话题,只是之前的好像都没抓住),需要慎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如何培养发现,好的带头人?不管是省级、市级,一个供销社优秀的、有魄力的、干实事的带头人至关重要。要知道,供销社体系虽然健全,但上下级行政干预的权限不足,如何让基层供销社对直系上级供销社的政策积极回应,一个好的带头人,尤为重要。要有方法的引导,更要不怕得罪人的施压!2、如何避免社有资产的持续流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除了个别员工的思想意识、行动转换不过来外,自然面对着大量的员工安置问题,这是摆在供销社这个庞然大物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样也是造成不少地市“贱卖土地”情况屡屡发生的原因。如何正确引导基层供销社,充分发挥手头拥有的优质固定资源,积极拥抱市场经济,在允许的范围内,与各类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用长远的经济效益解决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我省范围内,洛阳、平顶山、商丘、新乡等地,皆有成功案例,供销社旗下的各类主题市场、大卖场,已成当地的龙头企业、代表企业,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解决了当地不少的就业岗位。3、如何避免供销人自我意识膨胀?千年的媳妇熬成婆,误读政策的不仅会有外人,也会有供销人。多年来,发展不好、松散基层供销社,旗下员工的心态也自然没什么优越感,近日来,频频发声的关于供销社的声音,会不会被某些个人甚至基层供销社机构主观夸大,以此来无边界的扩展自身的权限,导致拿所谓的政策压倒一切的做法出现?这一点,值得所有供销人自我提醒和警惕!4、如何充分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自2021年,乡村振兴局成立以来,从新农村到最美乡村,再到今天频繁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乡村振兴,无疑,直至2035年,都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供销社在其中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又该如何做出真正的成绩,值得反思。在过去,纯粹依靠政策红利做一些假大空的项目,与那些跑马圈地的野蛮资本无异,短期内似乎获利,长期看自毁前程。供销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组织,基层农民合作社更是最好的排头兵。充分发挥各地基础资源和优势,因地制宜,不盲目模仿,不违背自然,一定有机会成为乡村振兴大局势下的小而美,进而,有大作为!©图片来自网络最后,最近与供销社同样升上热搜的还有国营大食堂,西安某地的确出现了“国营大食堂”的影子,但将它与供销社话题强行关联,甚至担心计划经济时代回归,纯粹是无稽之谈。在我看来,国营大食堂不会大面积出现,与之类似的社区医院、社区养老、社区幼儿园等反倒会是下一个可能陆续出现的品类。这背后,从脉络来看,不仅是对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的一个提前应对,更是对年轻一代“恐惧生孩子”的一种健康引导,无形当中还是降低年轻人要同时面对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恐惧心理,为他们解压。在此番众多分析供销社的文章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正因为供销社可能面临新的历史使命,那么,我们应该欢迎各类关于它的讨论,碰撞。但有一个大前提,无论各方怀着怎样的目的,今后,凡是跟老百姓民生相关,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相关的行业,如果你的行为还试图变相提高大家生活成本的,早晚会出问题!以上,共各方自我警醒。

标签: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